全国服务热线: 18853631118

污水处理设备

新闻资讯

全国服务热线:18853631118
邮 箱:haipuou@163.com
网 址:http://www.cnwushui.cn
地址:山东省诸城市S220省道龙华街715号

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 >

行业新闻

生态河道治理措施

人气:发表时间:2021-08-02

河流生态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,在满足防洪、排涝、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,通过人工修复,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恢复,以构建一个完整、健康、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。河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质量的优劣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,为提高城市品位,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,相关部门已将水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举措。当前,我国在河道治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,这些问题都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,因此,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刻不容缓。


一是当前生态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。
1.1河道淤积比较严重。
城市河道淤泥一般来源于建筑泥浆、河道淤泥、阴沟泥、污水处理厂污泥等。它含有大量的病原菌、寄生虫(卵)、重金属和一些难降解的有机毒物,如果处理不当,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。河流淤积较多时,尤其是在河道下游,若河道内淤泥过多,则会加重河道对水体的污染。所以,河道泥沙淤积,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影响。
1.2河流水面面积不受保护。
当前,许多地方的生态河道由于受到各种建设工程的影响,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行为的影响,使得建筑物和垃圾都被排入河道,这对河道水面面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,使得河道截面积越来越小,不仅使河道面积变小,而且影响河道的正常使用功能。
1.3对河岸边的保护措施没有做好。
河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,其自然特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,传统的河道护岸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冲刷河道、保持水土等方面,因此,仅以浆砌石、干砌块、混凝土、预制混凝土、钢筋格宾笼等保护措施来保护河道沿岸的传统结构形式,也就是采用浆砌石、干砌块、混凝土、钢筋格宾笼等保护措施,比较单一,而且破坏各种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环境。同时,对水流的生态功能和周围植物的景观功能也有很大影响。当前,许多城市在进行河道治理时,都侧重于对河岸的硬化覆盖,这种方式只是比较片面地强调防洪功能,导致河道形态出现单一性,并将河道的生态功能置于次要地位,破坏了流动的生态链,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。加之我国在这一过程中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,防洪能力逐渐减弱等都是目前我国河道工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。


2.河道生态治理措施。
2.1河道设计体现多元化。
对河道的设计,要考虑多方面、多层次,因地制宜,多种设计方法相结合,以体现河道综合效益。对于河床的结构设计,可采用纵断面设计、断面设计等方法。纵剖学设计的重点是构造河道的曲曲性和形成浅滩深潭序列。恢复河道的曲折,可以增加生境的数量和质量,保持河道的稳定,同时也能降低工程造价,降低工程造价。创制浅滩深潭序列,仿照自然河流的纵断面设计。深潭与浅滩相间表现为相互交替。该构造能产生多种水流条件,如急流、缓流等,有利于生物群落的丰富形成,因此浅滩-深潭的创造也是生态河道设计的重要内容。在河道断面设计中,应充分考虑生态地貌因素,做好河岸边坡、河堤距水面距离等布局。
对于护岸的设计,也要根据河流本身的特点,结合具体的生态情况来考虑,重点应该是保护河流生物的生存繁殖环境。例如,可以建造适于蛙类生存的两栖动物护岸等。现在,常用的是石笼网生态护岸,这是当前的发展趋势。生态护岸将石笼网划分为柔性护岸、垂直护岸、自嵌植生挡土墙(鱼巢砖)护岸等形式。具有防洪、景观、自净功能的石笼生态护岸在“自然”河道的重建中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。
2.2加强河岸坡的保护。
河流治理、岸坡保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。强调生态护坡的设计。河岸原始形态和原生植被如能满足生态护坡标准,应尽量保持原貌,或局部减少移动。护岸时,应尽量少使用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坡。石料护岸虽然成本较低,而且石料抗冲击、抗冲刷能力强、坚固耐用,但并不是必需的形式,哪种护坡形式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。石质护坡及抛石护坡,应选用卵石、砾石、流石等天然石材。石头粗糙的表面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,石块之间的间隙和空隙也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。另外,可采用木材护坡,常见的有木桩栅栏护坡、树根扎捆护坡、活性木护坡等。另外还有一种作用独特、不可替代的植物护坡,主要有草皮护坡、树枝护坡、水生植物护坡等。


2.3水质修复设计。
水环境恢复设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,即空间设计、治理方法选择。对河流进行生态治理,可根据植被属性、生长状况等情况,在周围布置不同种类的植物,提高河道的生态吸收性。布设水面植物时,必须考虑航运和泄洪两方面的因素,在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后,才能进行布置。在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,人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治理:微生物强化异位脱氮技术、异位除磷技术、外源生态消减技术、水体复氧和净化技术。在选择生态治理方法时,首先要适应当地河道现状,同时要考虑河道景观、河道空间布局、通航、排洪等因素,以水体生态修复为目标,从污染源控制、水生态治理和修复两方面着手,全面恢复河道生态系统。
2.4确定河流生态空间。
结合当地实际,确定河道生态空间范围,在生态空间范围内清除河障。合理布局生态空间,与周边城镇互动,以降本增效为理念,整合绿色生态的空间规划,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空间功能,形成由点及线、由线到面的绿色生态体系,形成由点与线、由线到面的绿色生态体系,构建健康而开放的生态系统。
2.5注重长期的维护。
改善水环境,改善河流水质,需要完善机制,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治理的长效化。作为河道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,河道边坡治理也应形成常态。河流生态治理长效管理要与水环境整治、做好“结合”大文章、综合治理、常抓不懈。当前,生态河道的建设已成为水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,为了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优美水环境,我们的水务工作者正积极寻求更为合适的建设方案。
生态河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在建设过程中应重视规划与论证,注重目标的合理选择,注意施工管理的规范性、时效性,争取建设效益的最大化。